再添“国字号” 高新区(滨江)全力筑牢知识产权“保护罩”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名单,杭州高新区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深圳福田区等10个区域入选,为全国首批、浙江唯一。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肯定,也是激励。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新兴技术密集爆发、迭代速度不断加快、产业链条持续延展,拓宽了创新边界,也丰富了创新场景。作为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知识产权无异于创新发展的“生命线”。
立足这片72平方公里的创新创业热土,如何筑牢知识产权“保护罩”,让这条“生命线”无限延伸?高新区(滨江)给出了答案。
由点到面 打造资源要素高地
一直以来,高新区(滨江)深谙“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道理,知识产权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以增值化改革为牵引,辖区内率先开展知识产权“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从一件事拓展到一类事,从单一环节扩展到全链条,构建起全流程立体化的知识产权服务格局,赋能区域高质量创新发展。在产业发展方面,通过给发改、经信、科技、商务、组织部等部门绘制产业图谱,为“双招双引”、延链补链提供了强力支撑;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高新区(滨江)协助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开展快速协同保护工作,并联合申报获批第三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值得一提的是,深化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改革、知识产权质押模式创新、以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支持区域创新发展等3项改革试点经国务院向全国推广,凸显了强有力的国家战略效应。
2021年,李声宏跟同事们来到高新区(滨江)知识产权大厦“安营扎寨”,成立了杭州果智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基于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深刻理解,果智从知识产权的本质价值出发,着力为创新主体提供优质服务,为知识产权行业培养人才,现已成为辖区内知识产权服务业的优秀代表。
在李声宏看来,市场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创新是必然趋势。企业有了创新之后,就需要通过知识产权来保护创新,形成其市场竞争优势。选择将高新区(滨江)作为起航地,就是看中了这片创新创业热土的产业实力。
像果智这样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高新区(滨江)共有265家。与此同时,知识产权大厦培育引进了28家公共服务机构和30余家市场化服务机构,包括专利代办处、商标受理窗口、版权服务窗口、保护中心、知识产权巡回法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等,为创新主体提供“全门类、全链条、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高新区(滨江)拥有长三角首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球专利检索数据库、数智化专利管理工具,开展前沿科技创新发展路径分析;这里还是全国首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围绕数字安防等区域优势产业,推动专利信息分析与产业决策融合,助力企业定制化、精准化发展。
聚焦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需求,高新区(滨江)积极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梯度培育,按照初创期、发展期、上市准备期三个阶段分层匹配差异化服务,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成果,有效发挥了知识产权在创新中的作用。
为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破解企业获权难问题,高新区(滨江)更是双线发力、齐头并进,在线下建立了全省首个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集聚专利代办处、知识产权法庭等各级各类服务机构近60家,建设省级品牌指导服务站5个,服务事项辐射全省,实现了跨层级、跨部门、跨门类“一门式”受理,一改以往“跑多地”的情况。线上则设立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集成受理、质押、转让等76个高频事项,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类知识产权事务。
近年来,随着创新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高新区(滨江)还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并在海外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公益服务站,支持引导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充分发挥服务出口基地宣传阵地作用,助力提升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布局与风险应对能力,持续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全链协同 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2023年7月,全国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杭州高新金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一期杭州高新区(滨江)数据知识产权定向资产支持票据(ABN)面世,发行金额达1.02亿元,实现了“知产变资产”的高效益转变。“与传统知识产权质押项目相比,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突破了对初期科创企业授信额度方面的限制,降低了融资成本。”马学韬是中昊芯英(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本次共有7件知识产权参与质押,在他看来,这是公司借助自身坚实的研发实力与硬科技含量,进一步拓展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的成功实践,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整体信用水平和综合能力。
如今,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将无形资产变成现金流,已经成为高新区(滨江)科技型中小企业破题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热门”新渠道。从专利质押撬动金融融资,到全国首创基于区块链存证的数据知识产权质押新模式,再到试水发行全国首单包含数据知识产权的证券化产品,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路径持续扩宽,知识产权融资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知识产权质押365件,惠及企业270家,质押金额达63.77亿元。
2023年8月,在高新区(滨江)市场监管局和中国人保财险滨江支公司的推动下,高新区(滨江)落地全市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被侵权损失保险。人保财险与杭州链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数据知识产权保险,为链城数字合法拥有并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取得证书的数据知识产权提供了一系列风险保障,有效降低维权成本,也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维权能力。
除此之外,承接国家知识产权金融入园惠企活动、开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国家级试点、设立全国首支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可以说,高新区(滨江)已经把知识产权服务这枚“加速器”牢牢嵌入助力企业创新驱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链条之中。
在此过程中,当然也离不开政策的有效衔接、接续发力。高新区(滨江)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并在其他产业政策中嵌入知识产权内容。比如,每年提供不少于1亿元资金用于知识产权产业扶持,突出质量导向,鼓励国内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针对知识产权服务业提供房租补贴,并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提供资金支持,全方位加强对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促进知识产权高效运用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与此同时,高新区(滨江)还组建了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联结全区多部门力量,积极打造集行政、司法、仲裁、调解等环节于一体的多跨协同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创新出台全省首个《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审查指引》,并设立全省首个知识产权服务业联盟,不断加强行业自律,提供维权援助。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6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5家,均居全省第一。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中国专利奖数量、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方阵、全省首位,代表杭州、代表浙江展现了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新征程上,高新区(滨江)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引领促进作用,聚焦创新主体实际需求,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持续奋进“两个天堂”,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知识产权强国贡献滨江力量。
来源:知识产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