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分享有关问题及答复

发布时间:2022-04-14 09:40:42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2022年首期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分享活动以线上方式进行,活动邀请三家机构进行经验分享。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从聚焦行业发展、开展特色服务角度,介绍了汽车行业知识产权数据库建设、行业交流平台搭建、汽车标准必要专利组成立等相关工作经验。青岛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就中小企业融资风控难、估价难、处置难问题,介绍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青岛模式”以及信息利用和公益培训相关工作。南京农业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围绕校企合作技术成果培育及转化,分享其在链接院士团队和企业的草莓种植项目中的具体工作和思考,阐释如何利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强链、补链、延链,产业链与创新链双链融合。 活动中交流的问题整理形成《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分享有关问题及答复》,共计74条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分享有关问题及答复》

(案例一)

一、关于“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

1.汽车专利数据平台有 1200 个分类节点,如何保持这些节点可以跟上产业发展的节奏?

答:平台上的分类节点均由专利局、行业机构、企业和高校的数十名专家学者通力完成,从技术领域、技术效果、技术手段三个维度对每件专利进行立体描述。鉴于汽车产业技术迭代周期较快的特点,我们定期组织领域专家、学者重新梳理、评估所有节点,并对上一使用周期时发现的新节点加以论证,扩充专利数据库的节点,保证数据库的分类节点与产业技术发展同步。同时,我们每年会开展大量的专利技术分析类课题,如自动驾驶、燃料电池、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领域,在进行此类课题分析的同时,会将该课题领域的技术分类体系进行更新,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构建起体系庞大的分类体系,并且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以保证在前沿领域可以紧跟技术发展的更新速度。

2.数据平台建立时,如何保证专利数据的全面性完整性,如何处理全面性与准确性之间的矛盾关系?

答:平台从国知局以及第三方商用数据库进行数据采购,多个不同来源数据之间进行数据的融合与加工处理,以保证不同来源的数据之间的互补性和输出格式的一致性;并进行核准、校正,保证了专利数据的实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

3.希望了解此项工作的创新点和难点?

答:“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是全球第一个为汽车行业量身定制的专利大数据平台,搭建有 1200+的技术分类节点的汽车技术三维导航体系,代替常规检索时使用的复杂IPC 分类号,帮助汽车行业从业人员能够快速定位产业专利信息。

4.由于时间、人员和成本等因素,数据的深加工和标引无法达到预期,有哪些好的处理方法?

答:由于人工标引的人力、时间和费用成本较高,我们正在探索运用机器学习的方式进行自动标引,利用已完成的人工标引的数据对数据集进行训练,该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5.此项工作是否与多家企业联合开展,如何从设计功能上更好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答:“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的设计和开发由中汽中心主要负责,在平台开发的前期阶段,我们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工作,与汽车行业专家以及知识产权专家基于产品设计进行了多轮的讨,最终形成了选择多样、功能丰富的产品原型,以确保该平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6.平台专利数据的更新是人工方式还是接口调用?

答:平台调用接口更新。

7.简单介绍一下 1200 个分类节点的情况,请问大概分类到什么层次,可举例说明。

答:“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通过技术领域(三级)、技术手段、技术效果三个维度划分了 1200 余个技术节点。如技术领域下设发动机、变速器、电子电器等一级技术节点,每一个一级技术节点包含数十个二级、三级技术节点。在前沿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分类,最多可以达到4-5 个分类层级,比如“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感知-智能感知基础器件-毫米波雷”。在“技术效果”下设如动力性、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等技术节点。在“技术手段”下设如结构、材料、电控、算法等技术节点。

8.请教关于智能汽车专利数据库是否有自建的专利评价体系(评估指标),是否支持个性化数据可视化分析?谢谢!

答:“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提供整体分析报告功能,支持一键分析结果导出,将分析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展示,涵盖专利概况、年度、申请人、发明人、技术领域、技术效果、技术手段、地域、法律、分类号等百余种分析模板,同时支持用户自定义分析模板。

9.请问在建设智能汽车专利数据库过程中,我们对选择入库专利的评判标准有哪些?哪些专利指标是我们看重的判断依据?这些指标是否具有普适性,可以推广到别的行业?谢谢!

答:“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中底层数据是全部的专利数据;针对汽车行业的专利数据进行了二次加工。主要通过车企的名录和技术领域来判定这些数据是否属于汽车领域的专利,如果属于,那么就进行二次加工。

10.案例 1 中构建的“专业化数据平台”是否可以共享?

答:“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是中汽中心研发的成熟产品,可通过 www.autopat.cn/ 访问。

11.可以自定义检索分析吗?

答:平台支持简单检索、高级检索、多条件检索、法律状态检索、批量检索等多种检索方式,同时提供汽车企业树、IPC 分类树等检索工具。

12.汽车产业链非常长,平台针对的用户是什么?

答:平台适用于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的技术研发、战略规划、科研管理、知识产权、法务等相关从业人员,同时也适用于对于汽车行业技术信息、知识产权等有需求的各级政府机构和各高校院所。

13.数据库对外是怎么服务的?有管理办法么?能告知么?

答:行业统计数据的发布和知产学院是免费的;其他的服务是收费的。

14.各节点之间数据会有重合吗?

答:根据专利的实际情况,单个专利有可能同时标到两个或多个节点上,这样可以保证平台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15.数据平台是数据导出还是链接到平台?若是导出的话,信息是否随时更新,动态的?

答:“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是在线的数据平台,专利数据源与国知局、欧专局、美国专利商标局等官方数据源保持同步更新。

16.请介绍一下你们数据平台企业应用情况,是如何推进企业主动使用数据库的?

答:平台客户涵盖各主流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包括一汽、东风、吉利、长城、小鹏等数十家企业。平台通过汽车技术三维导航体系、汽车企业技术情报库、汽车行业统计报表等功能,让用户可以把时间用在自己关注的领域,而无需构建复杂的检索式,降低了专利数据库的使用难度,推动企业用户主动使用专利数据库。

二、关于“汽车标准必要专利工作组”

17.“汽车标准必要专利工作组”的主要工作包括哪些?

答:工作组立足汽车行业,围绕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规则、许可模式、许可对象等可能影响行业的重点知识产权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受工信部等部委委托,就“汽车标准化组织知识产权政”和“汽车跨行业知识产权许可指南”等课题进行研究。

18.联合 36 家企业共同成立“汽车标准必要专利工作组”,如何解决同行之间知识产权矛盾问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每年为国内数十家主流车企提供高质量知识产权服务,是无偿服务还是收费服务?

答:“汽车标准必要专利工作组”成员涵盖了国内外主流整车厂、通信企业、行业组织等,包括标准必要专利的专利权人和潜在实施人,基于汽车行业特点,结合我国汽车行业现状,共同讨论标准必要专利的许可、实施等重点问题,为汽车企业应对相关问题提供指导与参考,从而有力推动不同产业间的良性互动和融合发展,支撑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服务分为有偿和公益服务两类。

19.企业标准必要专利是如何检索及确定,必要的步骤有哪些?必要标准专利与技术标准是如何建立联系的,是否有对应的数据库,有的话能否分享?

答:目前工作组的研究重点主要聚焦于与智能网联车密切相关的通信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数据源来自于企业在各标准化组织(如 ETSI、IEEE 等)的声明。

20.36 家企业共同成立“汽车标准必要专利工作组”的作用与地位如何?国家政策、行业环境及特点、竞争态势及技术发展趋势等对提供高质量的差异化知识产权服务有何影响?

答:根据工信部知识产权推进计划,工信部科技司委托中汽中心开展汽车行业标准必要专利知识产权政策研究工作。为此,依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知识产权分会、中国汽车知识产权联盟等行业组织,中汽中心联合多家行业企业发起成立“汽车标准必要专利工作组”。基于深耕汽车行业数十年对于汽车行业的国内外政策、内外部环境、技术路线进程及竞争态势的经验沉淀,结合企业需求和企业实际情况,为企业提供适合企业战略定位、技术发展的知识产权服务。

21.联合 36 家企业共同成立“汽车标准必要专利工作组”是否产出标准必要专利?

答:汽车行业所涉及的标准必要专利主要是通信领域标准(如 3G、4G、5G 技术等)、视频影音标准等向汽车行业的延伸。从国外相关诉讼来看,通信标准必要专利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所带来的的知识产权风险,已日渐成为各车企面临的最重要的知识产权问题之一。基于此,“汽车标准必要专利工作组”将汽车行业应用通信标准必要专利作为首要的研究课题。

22. 能简单说明下‘联合 36 家企业共同成立“汽车标准必要专利工作组”’如何具体实施的吗?

答:为了准确的把握汽车行业、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潜在实施人的各方立场、需求,工作组成员涵盖了标准必要专利权人(如华为)、潜在实施人(各车企和零部件企业)、行业组织等企事业单位及研究机构。

三、其他

23.新能源汽车相关专利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

答:从“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专利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系统(36%)、充电系(17%)以及燃料电池汽车(11.6%)这三个领域。

24.为车企提供的知识产权服务类型或者内容主要是什么?

答:中汽中心面向汽车行业企事业单位及研究机构提供专利挖掘布局、专利分析、专利产品服务(“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中国汽车产业数字化图书馆”)等知识产权相关服务。

25.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共性的问题,或者说车企面临的需要解决的共同的问题是什么?

答:(1)产业变革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动态和新模式;(2)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应对策略;(3)知识产权如何更好实现与研发工作的衔接,提高对于公司核心技术的保护;(4)知识产权管理提升的方式方式;

26.创新指数排名那个表,是基于什么排出来的?

答:通过我们构建的汽车专利技术评价模型,从技术、法律、经济 3 个维度及其 16 个评价指标,进行创新指数评估。该创新指数克服以往跨行业评价体系的片面性,以汽车行业技术研发和技术发展为切入点,更加精准地对评价专利的技术维度进行细化分类和评价,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契合汽车行业领域特点,更好反映汽车企业专利创新水平。

27.服务过程中,“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知识产权风险”有哪些,如何解决?

答:主要还是跨界融合发展引发的知识产权许可风险;避免国外权利人利用规则优势长期收取不合理的高价许可费。

28.请问中国汽车数字化图书馆是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吗?里面的资源是否是免费下载和使用的呢?

答:中国汽车产业数字化图书馆不对外免费开放。

(案例二)

一、专利评价相关问题

(一) 专利价值评价体系相关问题

1.青岛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建立的专利评价体系的构架方式是怎样的?是否容易量化?

答:青岛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充分利用专利信息开展专利评价,构建以法律性、技术性、经济性因素为指标的专利评价体系,形成了《青岛市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专利评价规范》地方标准,由专利服务机构依据《青岛市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专利评价规范》出具专利评价报告,为金融机构提供决策支持。打通“估价难”堵点。

2.专利估价工作成果如何和融资对接起来?

答:“青岛模式”在申请贷款时不进行专利评估,通过专利评价报告为金融机构贷款项目提供决策支持。

3.案例 2 专利评价是否有涉及到技术先进性?如果有,如何评价?

答:(1)有。(2)评价方法为:通过与其他专利解决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手段以及专利技术效果的比较,判断被评价专利是否具有领先性。

4.请问青岛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建立的专利评价体系是否属于地方标准?

答:是。

(二) 专利评价人员参与相关问题

5.专利评价工作需要哪些专业人员参与?由什么机构承担?

答:青岛中心组织对申请加入联盟的代理机构进行年检资格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代理机构进行针对性培训,掌握规范要求,组建专业团队,承担专利评价工作。承担专利评价工作的专利服务机构申请加入联盟时,遵循以下原则(需以下条件):a) 确定的专利服务机构应是在青岛市辖区内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b) 确定的专利服务机构的营业范围应包含专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专利文献检索、知识产权信息咨询等业务,能提供专利评价等相关服务;c) 确定的专利服务机构应具有专利评价业务部门,以及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专业从事专利分析评价业务的专业人员;d) 事务中心应优先选择专业特色突出的专利服务机构。

6.请问质押融资过程中的专利评价是否全权依据三方服务机构的评价结果?青岛市知识产权平台是否参与或负责部分评价工作?

答:“青岛模式”只有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承担专利评价。青岛中心不参与专利评价工作。

二、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相关问题

(一)开展工作存在的问题

7.请问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贷款难题有哪些?

答: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是轻资产、轻资信,传统商贷无法解决风控。

(二) “ 青岛模式 ” 的具体内容

8.开展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工作的重点有哪些?有再保险吗?

答:(1) 工作重点为“荐、评、担、险、贷”。(2)“青岛模式”目前没有再保险。

9.“青岛模式”如何通过保险撬动贷款?

答:高风险导致了科技型企业贷款难,保险是最成熟的市场化风险化解方式,通过引进保险可以有效实现风险化解。保险公司主要承担以下工作:(1)接受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担保公司风险分担的模式,承担 60%的信贷风险;(2)对贷款企业进行保前勘察,出具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保证保险单和发票,并按规定约定被保险人为商业银行,第一受益人为担保公司;(3)保险事故发生后,按《保险合同》进行赔付。

10.请问保险是否又增加了贷款成本?

答:保险虽然增加了贷款成本,但保障了企业能够获得贷款。通过政策性扶持,给予保费资助,可以有效降低贷款成本。

(三) “ 青岛模式 ” 开展工作相关问题

11.专利评价报告是不是所有银行都认可,是不是需要增加抵押固定资产或现金流等?收费标准是什么?

答:(1)根据青岛市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联盟章程,参与“青岛模式”的银行需递交申请,通过后方能参与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服务,联盟章程规定相关质押专利以专利评价报告为依据。目前已有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在内的 17 家银行参与工作。(2)“青岛模式”为纯知识产权质押模式,无其他反担保条件。(3)专利评价费 6000 元/项目。

12.在质押融资中,专利价值评价报告提供方是否会承担一定责任和风险?如何规避?

答:专利评价报告只为金融机构审批贷款项目提供决策支持,是否贷款由金融机构决定,不承担贷款风险。

13.请问金融机构认可这种模式的专利评价吗,是否更倾向专业评估公司的结果?

答:认可。评估机构加入联盟后也可依据《青岛市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专利评价规范》开展评价服务。

14.青岛市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贷款有哪些政策?

答:对获得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的企业给予 50%的贴息资助,并对购买保险产生的保险费给予 60%的资助。

15.请问青岛市知识产权平台在此质押服务中的定位?

答:青岛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是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工作体系的构建者、青岛市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联盟的组织发起者。

16.请问不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最高额度有没有限制?具体贷款审批时限,以及知识产品的保密性等。(会不会存在审批时限长,额度小的情况)

答:贷款额度最高是 500 万元,期限为 1 年。自企业提交贷款申请日起,30 个工作日内办结。放款额度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确定。

17.对于获得企业贷款的使用是否有监管和投资风险规避措施?

答:参与服务的金融机构按照各自贷后管理规定对贷款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工作。

18.在利用专利质押融资时,“青岛模式”还有何方式进行“增信”?

答:“青岛模式”本身包含担保和保险,均具增信作用。

19.请问青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是“纯知识产权模式”还是“实物资产混合模式”?在质押物处置方面是否有相关的经验或方案?

答:“青岛模式”是纯知识产权质押模式。开展工作以来尚未发生质押专利处置案例。

20.请问在专利质押融资环节政府有没有设立风险补偿基金?

答:目前青岛市无专门设立针对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的风险补偿基金。

21.能否用一个具体的例子介绍如何帮助企业进行质押融资?

答:A 企业通过山东省政务服务网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并将纸件邮寄到青岛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青岛市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服务联盟办公室将组织银行、保险、担保、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对企业进行专利评价、尽职调查、保险勘察、贷前审查等工作,审核通过后企业购买保证保险,签订专利权质押、银行借款等相关合同,银行依据授信额度,根据企业用款计划发放贷款。

22.请问专利评价会结合创新主体吗?同样的专利在不同公司手中价值是不一样的。

答:出具的专利评价报告中包含结合创新主体的相关评价指标。

23.对于从事基础研究领域技术研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贷款问题,特别是短期内不具备成果转化的贷款,“青岛模式”是如何解决企业的贷款问题的?对于这类企业的贷款推荐资格和贷款额度的评定标准是如何设定的?

答:根据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申请条件,第三条规定:专利必须与企业产品或生产技术相关联,且已转化实施。

(三) “ 青岛模式 ” 复制推广相关问题

24.请问青岛模式的运作方式走出的青岛的困难点在哪里?

答:目前尚未在外地推广该项工作。但“青岛模式”为纯市场化模式,具有可复制推广性。

25.请问“青岛模式”跟其他质押贷款方式有何区别?优势在哪里?

答:区别:“青岛模式”是通过市场化运作解决融资难,政策性引导缓解融资贵,专业化服务化解贷款风险,实现运用保险撬动贷款的工作效果。优势:“青岛模式”为纯市场化运作模式,将银行承担 100%贷款风险变为由保险、银行和担保三方以 6:2:2 比例进行风险分担,将传统抵押贷款由政府托底的风险转移变成风险化解和分解,为企业解决了贷款难题,金融机构获得 100%收益,政府增加了税收,解决就业,实现多方共赢的效果。

26.请问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工作能否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牵头来做?

答:“青岛模式”由公共服务机构牵头。各地可视工作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27.“青岛模式”破解贷款难题,对于非科技型企业是否同样适用?应该如何搭建平台?

答:(1)“青岛模式”解决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题。(2)青岛中心组织专利评价、保险、银行、担保及经纪服务机构建立青岛市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服务联盟,设立服务联盟办公室,由保险经纪公司承担日常工作。“青岛模式”将银行承担 100%贷款风险变为由保险、银行和担保三方以 6:2:2 比例进行风险分担,构建了专业化的“荐、评、担、险、贷”风险防控、化解体系,利用专利机构的专利评价、担保公司的尽职调查、保险公司的保前勘察、商业银行的贷前审查的专业经验发现排除风险。

28.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运用促进的重要内容。请问纯知识产权的质押有多大规模?

答:自此项业务开展以来,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共受理 660 家中小微企业贷款申请,为 227 家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 406 笔,累计使用财政资助资金 3508 万元,撬动银行贷款 14.55 亿元,财政资金放大超过 41 倍。

三、公益培训相关问题

29.公益培训是面向服务机构还是社会大众?

答:青岛中心公益培训面向社会所有市场主体、创新主体、发明人,通过线上、线下、远程教育实现培训全覆盖。青岛中心每周开展两次公益培训,累计举办 754 场公益培训,培训 15481 人次。

四、专利信息检索相关问题

30.请问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数据主要从哪里收集?

答:“青岛模式”采用专利评价而非专利评估,评价工作使用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的“新一代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开展专利检索分析。

31.地市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如何提升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如何帮助企业做好知识产权信息检索?

答:(1)根据实际需求建立相关专利数据库、开发高效便捷的专利检索分析工具、组建信息检索分析团队,提供专业服务。(2)通过公益培训,以需求为导向,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检索相关培训资源,助力企业创新发展。青岛中心建立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海洋、橡胶等专利专题数据库,开发专利数据库应用系统、侵权检测系统、中小企业托管系统、商标大数据系统、商标智能起名系统等13 个应用系统,免费向公众开放。(3)青岛市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网址:www.qingdaoip.cn

五、其他问题

32.疫情过后可否来青岛中心参观?

答:青岛中心欢迎各单位前来交流,传授经验。

33.青岛中心联系电话?

答:联系电话:0532-68066557 传真:0532-82868190

34.青岛中心的专利评价标准能否全文分享?

答:如有需求,欢迎与青岛中心沟通。

(案例三)

1.南京农业大学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在服务金色庄园过程中提供了哪些服务?

答:(一)开展面向企业的精准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1)开展知识产权信息素养教育,提升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信息素养能力服务中心邀请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领域知识产权专家钱宝英老师,为公司管理层和核心员工做农业领域相关的专利知识培训,解答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和疑惑,提升公司整体知识产权信息素养能力。多次邀请公司骨干参与学校举办的知识产权创新大会、知识产权讲座等活动,提升公司管理层的创新意识。(2)开展专利信息检索分析服务,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草莓专利分析报告 1 份,让企业经营者对草莓行业专利的整体情、重要企业、重要技术、重要发明人等有了全面的认识。帮助企业梳理前期生产、保鲜和销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并提供草莓种植与收获相关技术专利检索分析报告 9 份,通过专利查,初步形成专利布局点 8 个,已协助成功申报专利 3 个,为企业专利申报、科技项目申报及技术储备提供精准支持,有效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二)链接学校专家团队,延伸知识产权服务范围根据前期交流分析,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高校科研创新和科技人才等方面存在迫切需求,中心根据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论文和专利精准检索,链接学校专家团队和企业对接。

(1)引进有机肥专家,解决企业痛点问题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院士团队在生物有机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农业产业存在的重要问题是土壤问题,肥力低且各种污染残留,农业产业振兴必须首要解决土壤问题。企业与沈其荣团队达成合作意向,未来着重解决草莓生产基质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产业中因土壤问题带来的困扰。目前企业、院士团队、服务中心三方已签署总价值 100万元的项目合作框架,各项工作顺利推动中。(2)引进农业工程研究专家,研发适用草莓大棚生产的机械化设施草莓生产过程存在劳动强度大,种植者老龄化等问题,省力化栽培和生产过程可控一直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引进通用性和功能性农业工程设施解决草莓生产过程中高垄形成、施肥的自动喷洒、环境控制等问题,会帮助企业减少大量劳动力,降低企业成本,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中心及时链接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从事农业工程的康敏教授和农学院从事系统控制的徐志刚教授,在自动化机械设施和补光综合控制等方面推动双方接洽合作。(3)引进草莓栽培和育种专家,指导企业科学生产企业目前尚没有自主研发的草莓品种,迫切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建立自己的育种基地。服务中心及时引荐学校园艺学院乔玉山教授,乔教授是我校草莓栽培和遗传育种的研究专家。经过技术交流,双方展开密切合作,乔教授安排多名研究生长期在基地开展草莓育种等试验研究。(4)协调校内相关单位合作,精准引进人才了解到企业亟需农业专业人才,服务中心积极组织南京农业大学学工部门和学院的领导一起到企业交流,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深度对接,并为企业在学校提供多次招聘机会,推动农业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就业,让高校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目前已有 2 名南农毕业生在金色庄园就业,20 多人次南农学生在金色庄园实习。

2.南京农业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和金色庄园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是什么模式?

答:中心与金色庄园就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达成意向后通过横向课题方式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就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期限,服务成效,双方职责等达成共识。

3.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创新、保护创新的制度。但创新科技成果必须通过实际运用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具有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案例 3 的分享非常值得学习。请问在深化产学研用,对接科研与产业的具体过程中,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答:要深入了解科研创新团队的科研方向,科研成果及应用范围,同时精确了解企业发展的产业痛点问题,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评判科研团队能够解决的可能程度,精准对接,不浪费双方的时间和精力,有效推动双方合作的合能性。

4.中心在服务过程中感觉最为困难的地方在哪里?如何克服的?

答:就农业产业而言,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农村很多地方还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在生产方式,基础条件,人员力量、服务保障、社会参与度等方面正在改善中,产业都是与市场结合在一起的,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努力进行改善、扶持,需要政府、科研、服务各方力量综合作用。中心目前还在发展初期,人员有限,能力也有限,缺乏行业激励机制,目前对企业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还处于探索性阶段。

5.介绍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专家咨询队伍和学科联络员队伍的情况,学科联络员的学科背景是什么?需要具备哪些需要关键的技能?

答:专家咨询队伍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方面的研究专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相关部门的领导、学科带头人等。中心发展初期,人员和能力都很有限,探索过程中非常注重与学校里其他部门联合开展工作,积极听取专家的意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在工作过程中常会邀请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进行指导或者参与到工作中,专家咨询队伍的建立对中心开展工作非常有帮助。学科联络员在报名时要求各学院博士毕业、中级职称以上,是学院中真正做科研的老师,对学科联络学要求不需要具有关键的技能,但要热心于知识产权相关技能的学习和宣传。第一批学科联络员队伍成立于 2020 年 10 月,主要目的是希望搭建起学科与服务中心之间的沟通桥梁,中心及时向学院传递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方面的信息、平台和服务。学科联络员队伍成立以后,多次组织知识产权相关能力培训,并组织金色庄园有关技术人员第一时间与学科联络员进行交流,了解到食品科技学院潘磊庆教授基于红外光谱的草莓品质无损等级评价方法及技术,能够完全改变企业现有的全人

工判断方式,是目前企业亟需的技术领域,能够大幅度提升草莓采后等级评价的效率,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

6.在助力企业培育专利、对接科研和企业的过程中,相比校外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优势是什么?

答:就南京农业大学而言,学校虽然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但同时农、理、经、管、工、文、法等学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2 名,国家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 47 人次,有 98 个应用型科研团队,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多学科的人才队伍为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7.在你们没有展示出核心技能的前提下,企业如何把横向课题给到你们手里呢?是不是有关键人物在背后推动?

答:我们在合适机遇下认识了企业领导人,适时地通过能力展示和早期主动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得到企业的信任,企业就会给我们合作的机会。企业不是不愿意合作,而是愿意把合作机会给靠得住的团队。我们与金色庄园的合作过程中确实有关键人物的推动,这些关健人物主要包括我们中心依赖的专家团队,他们在服务企业过程中体现出专业性和解决产业痛点问题的能力。

8.26 人知识产权联络员人员队伍专业分工情况或专业人员比例?

答:目前,知识产权联络员队伍包括信息咨询专家队伍12 人和学科联络员 14 人,信息咨询专家队伍主要包括学校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研究人员,与知识产权管理与转化相关的部门专家,还包括学科带头人。学科联络员 14 人属于 12 个学院,全覆盖我校与农业相关的知识产权主要产出学院,博士毕业及中级职称以上,均是一线科研人员。

9.请教关于知识产权的归属、权益的分配如何约定?

答:关于服务过程中知识产权归属和权益的分配目前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主要根据服务过程中责任和贡献的大小一事一议。目前主要包括这样二种:(1)帮助企业梳理前期发展过程中创新点而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属和权益均属企业,我们只是服务的作用。(2)帮助企业查找产业痛点,并寻找科研创新团队开发研究,最后形成的知识产权,在有关归属和权益的协议中我们是三方之一。

10.从南京农业大学的经验来看,如何有效发挥高校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助力高校提升科研成果的创新质量和效益?

答:在服务企业的案例中我们主要通过借助高校科研创新力量和知识产权专业能力推动企业的产业发展。通过梳理企业发展痛点精准链接科研团队创新研究,助力高校提升科研成果的创新质量,提高高校创新的应用推广,提升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1.南农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在其中主要做什么,工作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

答:南农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主要还是在服务和中介上做文章,工作也不能说是具有不可替代性,只有服务做到企业和创新团队的真正需求上,他们才会需要你。对高校来说,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部门还包括科学研究院和社会合作处,他们更注重知识产权管理和现有专利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作为高校的科研团队他们专注于学术研究,有很多团队与企业的接触和了解是不够的,他们需要与知识产权信息相关或社会需求等方面的服务诉求。

12.当前知识产权服务寻找需求,对接需求的关键有效措施是什么?有何经验?

答:说不上太多经验,还只是初步的探索性实践。当前知识产权服务需求,一方面关注我们的服务方(创新团队和产业团队)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关注我们自己团队有什么样的能力,或者我们能借助到哪些力量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接。

来源:国家局公共服务网